top of page

工業設計師真的只是「美工」嗎?設計能替企業多賺多少?

  • 作家相片: Lichi
    Lichi
  • 8月4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
有人說,工業設計師這個職缺在台灣很多企業舉無輕重,薪水高不起來、不好做,紛紛早早轉行。


先看現實,薪水確實不甜。

104 職涯導航顯示,台灣3–5年資工業設計師的月薪中位約5萬
104 職涯導航顯示,台灣3–5年資工業設計師的月薪中位約5萬

104 職涯導航顯示,台灣3–5年資工業設計師的月薪中位約5萬,遠低於有「高資本+高技術門檻」半導體工程師開局直接年薪中位接近百萬。


通膨環境下,數字讓多少設計師感嘆念錯科系。但入火坑如我,認為「低基期」的敘述太過表面——我們真正該問的核心是:設計到底能替企業多賺多少?



大局已經變了:過去把產線塞滿就能賺錢的日子結束了。

近十年,台商紛紛從中國撤廠,部分受客戶壓力轉到東南亞設廠,部分回到台灣。


台灣製造業同步感受到三股擠壓──毛利持續探底、客戶分散訂單、全球通路直售(DTC)門檻劇降──美國貿易關稅,只是進一步凸顯台灣在地企業的嚴峻挑戰。


為了生存,迫使原本只做代工(OEM)的工廠往上疊加「設計+行銷」能力,走向 ODM+ 或乾脆推出自有品牌(OBM)。


不再是立竿見影的問題,而是研發資源的投入,能否在市場長出健康的現金年輪?產品差異化與品牌敘事都變成生死線。


企業痛點從「接單產能」→「如何被看見、賣更貴?」

做出品牌溢價是現代產業轉型持續獲利的關鍵
做出品牌溢價是現代產業轉型持續獲利的關鍵

而造型×機能決策、品牌×情感敘事──這兩把鑰匙,不僅是「品牌溢價」的關鍵,也是把我們薪資天花板往上堆高的最佳途徑…。

瀧棊設計流程圖
瀧棊設計流程圖

將設計工作從「表面」移到「本質」;從「造型」而已,移到「機能決策」的實踐;

從「好用、好看、好講故事」移到「釐清問題」「解決痛點」「探索可能性」「理解人們」。


理論上,如果當我們能把「造型/體驗」上移到「商模/品牌」層級,能更夠越值錢。

最重要的是滿足企業的終極目標,量化Design-ROI之間的關係,從短期市場驗證「銷售成果」到長期「品牌溢價」,開啟獲利循環。


這件事之所以困難,在於這個層級的設計策略實在責任重大。高報酬意味伴隨高風險。因此,話語權通常落在老闆高層手上。


因此,首要是必須能取得信任。

如果成為PM才能做這些事,就先成為PM

如果要懂行銷才能做這些事,就先學習行銷

如果創業才能讓你做這些事,那就創業;


像哈比人走向末日火山,培養能力的目標是要更接近「獲利」的決策圈。


瀧棊設計 Lichi

+886937-722-710

Line : lichiyyyy




Comments


瀧棊設計有限公司 Y.L.C Design Studio

統編  :  83426376

地址 : 台中市外埔區風坑路42號

電話  :  +886937-722-710

©2023 瀧棊設計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。

bottom of page